112年台灣薪資排名調查-經常性薪資、111年所得、受僱人數

參考新聞: 台灣薪資排名調查!「這職業」年薪破300萬,全台僅42人,還有哪些行業也高薪?

參考數據: 勞動部職類別薪資調查動態查詢

政府統計呈現結果(勞動部新聞稿): 112年7月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結果

第1部分: 各職業經常性薪資(月薪)排名
圖片示例

呈現目標:

  文章內的文字希望呈現,詳細職業的月薪排名。

原本問題:

  以文字且同時敘述多筆資料的內容,夾雜許多月薪、人數等數值資料,閱讀起來不夠清楚明瞭。

改良選擇與分析:

  • 由於是做數值上的比較,便以最直觀的長條圖作為優先考量。
  • 用水平的方式依照排名由上而下呈現,可以明顯凸出排名的重點!
  • 前三名以不同顏色作為區隔,讓閱讀新聞的人可以快速得到新聞的重點答案。
  • 簡化並減少不必要的資訊,亦可以藉由鼠標的觸碰查看確切的內容。
  • 增加互動工具,讓使用者可以調整呈現的數量,藉此觀看更多其他職業的薪水狀況,提升圖表的實用度。
第2部分: 各職業111年全年薪資所得排名
圖片示例

呈現目標:

  文章內的文字希望呈現,詳細職業的年所得排名。

原本問題:

  以文字且同時敘述多筆資料的內容,夾雜許多月薪、年薪等數值資料,閱讀起來不夠清楚明瞭。

改良選擇與分析:

  • 由於是做數值上的比較,便以最直觀的長條圖作為優先考量。
  • 用水平的方式依照排名由上而下呈現,可以明顯凸出排名的重點!
  • 前三名以不同顏色作為區隔,讓閱讀新聞的人可以快速得到新聞的重點答案。
  • 簡化並減少不必要的資訊,亦可以藉由鼠標的觸碰查看確切的內容。
  • 增加互動工具,讓使用者可以調整呈現的數量,藉此觀看更多其他職業的薪水狀況,提升圖表的實用度。

發現問題:

  雖然新聞中有解釋為什麼職業類別會有高低落差的分佈,但若要在這張圖中加入更多的資訊,將會掩蓋其呈現目標。

  我選擇在下張圖表當中,做出更多的篩選和比較的功能,讓每張圖能夠盡可能地呈現他的主要目標。

第3部分: 各職業與各行業的月薪與年薪排名
圖片例

呈現目標:

  希望呈現各大職業類別的月薪和年薪狀況與排名。

原本問題:

  直接將所有行業的職業類別混再一起做討論,且以文字的方式同時敘述月薪和年薪兩項數值,較難一眼做出比較或了解排名的效果。

改良選擇與分析:

  • 由於是做數值上的比較,便以最直觀的長條圖作為優先考量。
    • 因為月薪和年薪的單位差距較大,無法以組合長條圖的方式呈現。
    • 若以雙Y軸(或X軸)的方式呈現,會使得月薪的結果難以辨別。
  • 用水平的方式依照排名由上而下呈現,可以明顯凸出排名的重點;並且方便放在左右進行比較!
  • 沒有使用Y軸放在中間,類似小提琴圖的方式呈現,是因為年薪和月薪的排名可能會有所差異。
  • 增加兩組篩選功能:
    • 行業:
      • 如果選擇全部,畫面中只會呈現工業和服務業。
      • 讓使用者可以看見月薪和年薪的前十名職業分別的數量。
      • 若選擇工業或服務業,則可以看見分別的職業細項。
    • 職業:
      • 可以依照職業類別,查看該類別的細項排名。
      • 藉此解釋前一部分無法解釋的,鑑於職業類別導致薪資高低落差的情況。
  • 從某一行業類別當中,可以看見職業細項會呈現不同顏色
    • 希望藉此達到左右比較的效果,可以看見月薪和年薪會有排名不同的情況。
    • 當點擊左或右某一細項時,會將左右兩側相同的細項凸顯出來,藉此容易觀察!
  • 簡化並減少不必要的資訊,亦可以藉由鼠標的觸碰或點擊查看詳細的資訊。

發現問題:

  對於政府對職業的分類較為複雜與重疊,有些模糊和重疊,導致結果上仍會有明顯高低落差的結果,且有如下所述的面向仍無法透果本圖表解釋:

  像是服務業當中的金融業,在各個職業類別都會存在,而金融業又屬服務業中的前幾名,導致即使切換職業類別,也無法比出金融業的狀況。

第4部分: 各職業月薪與年薪前十名與受僱人數關係
圖片示例

呈現目標:

  希望呈現詳細職業的薪資排名與人數的關係。

原本問題:

  無法明顯看出薪水和人數的關係,且多比數據放在一起後,無法更清楚的得知前十名彼此間的差異狀況。

改良選擇與分析:

  • 已知只會呈現前十名的職業薪水狀況,因此使用 Treemap 的方式,在區塊內依照薪水多寡劃分。
  • 在藉由顏色的深淺,僅將前三名的顏色由深至淺,其餘則以最淺的顏色呈現。用以凸顯結果。
  • 為了呈現人數的明顯差異,我前十名的受僱人數作為總額,再以 1000:1 的算法進行計算。
    • 以「一千人當中會有幾個人在此職業工作」的想法,呈現於各個職業的範圍當中。
    • 使用直觀的可愛小人圖片,放入 Treemap 中觀察。
    • 藉此可以明顯看到前十名的職業,受僱人數的分佈。
    • 也可觀察出,前三名的職業受僱人數的差距。
  • 為簡化並減少不必要的資訊,亦可以藉由鼠標的觸碰或點擊查看詳細的資訊。(互動效果)

發現問題:

  因為像精算師的受僱人數只有十位數,而某些職業卻有十萬人的受僱人數,因此既使壓制一千人(原本嘗試壓到一百人)仍無法呈現真實的樣貌,只能夠成功呈現彼此間的差異。意即有鑑於受僱人數較多的薪資排名又非在前十名當中的情況,造成可愛的小人圖片並無法順利全部呈現的結果。

  導致這份圖表的結果並不會像使用長條圖般的精準;而我亦有使用雙Y軸的方式想嘗試呈現兩種數據資料,然而薪資和人數都為類別型資料,無法以長條圖和折線圖的結合呈現;而若使用堆疊長條圖,仍會有受僱人數過低而無法辨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