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類型選擇: 選擇堆疊區域圖 (Stacked Area Chart) 而非傳統長條圖,主要原因如下:
- 多元性: 滿足了使用非傳統長條圖的要求。
- 趨勢顯示: 能清晰地展示每個運動中心參觀人次隨時間變化的趨勢。
- 總量比較: 堆疊的特性使得觀察每年總參觀人次的變化非常直觀。
- 部分佔比: 可以大致看出每年各運動中心人次佔總人次的比例變化。
互動性設計:
- 圖例點擊互動: 允許使用者點擊圖例來篩選顯示的運動中心。這使得使用者可以專注於特定幾個中心的比較,或者排除某些數據點以獲得更清晰的視圖,滿足了依操作改變資料範圍的需求。
- 工具提示 (Tooltip): 滑鼠懸停時顯示該年度各中心的具體人次數據,提供精確的數值資訊,方便使用者深入了解特定時間點的詳細情況。
任務對應與分析:
- 此視覺化的核心任務是比較各運動中心人次變化的「相對幅度」與「波動性」,而非絕對數量。
- 設計上選擇計算年增長率,將不同規模的中心置於同一基準比較。
- 多線圖能清晰呈現各中心變化率的時間趨勢。Y=0 參考線、互動圖例和工具提示,分別支援了區分增減、聚焦特定中心、獲取精確數值的分析任務,從而能識別如大同中心的高波動或110年的普遍衰退現象。
Marks and Channels:
此圖表主要使用 線 (Line) 作為視覺標記 (Mark),代表每個運動中心隨時間變化的年增長率趨勢。線上的每個點(雖然未明確繪製,但由線段連接隱含)代表特定中心在特定年份的增長率數值。
使用的視覺通道 (Channel) 包含:
- X 軸位置 (Horizontal Position):對應「年份」(時間維度)。
- Y 軸位置 (Vertical Position):對應「年增長率 (%)」(量化數據)。
- 顏色 (Color Hue):區分不同的「運動中心」(分類數據)。
線條的連接本身也傳達了時間上的連續性與趨勢。
分析結果:
-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總參觀人次在不同年份間有所波動,2016年至2020年間總人次相對較高,2021受到疫情影響,總人次普遍較低,2023年有回升跡象。
- 部分運動中心(如大安、南港)在某些年份的人次相對較高,而某些中心(如大同、萬華)的人次則相對較低或波動較大。
- 透過點擊圖例篩選,可以更清楚地比較特定幾個中心的趨勢,例如比較相鄰區域的運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