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庫蓄水量

每點選一次頁面,則呈現北,中,南 各地水庫的不同月份蓄水量狀態

圓邊框顯示水情狀況 : 顯示藍框是蓄水量有高於50%以上, 顯示紅框是蓄水量低於50%以下.

新山水庫(基隆) 翡翠水庫(台北、新北) 石門水庫(新北、桃園、新竹)
1月 1月 1月
寶山水庫(新竹) 德基水庫(台中) 日月潭水庫(南投))
1月 1月 1月
曾文水庫(嘉義、台南) 南化水庫(台南、高雄) 阿公店水庫(高雄))
1月 1月 1月


***動態視覺化分析說明*** :

*資料來源 : 台灣水情資料 https://water.taiwanstat.com/

*設計說明 :
1. 利用 Opendata 呈現台灣北,中,南,幾個重要水庫的水情狀況.因最近熱門的民生問題是各大水庫是否解渴? 所以利用公開水情資料做練習.
2. 包含有"水庫名稱"、"水庫蓄水量百分比"、"月份"、"圓邊框顯示紅色為蓄水量低於50%以下"。
3. 利用動態資料視覺化,透過圖表,Liquid Fill Gauge 可以一目了然知道台灣水庫蓄水資訊和資料。藉由使用圖表這個視覺元素,可以快速理解資料中的水情趨勢,和狀態。
4. 此次動態圖表,因不同蓄水量的百分比,而做顏色的注意力區分。快速區分藍色(蓄水量高)、紅色(蓄水量少),使我們密切有效關注全台水量資訊。

*說明設計選擇(課本第五章)(50~100字)
解說 : 依Marks and channels的定義, 利用曲線來表示水情的曲線, 再來利用color 來表示水情的嚴重程度,接著利用shape來表示水位容積量,愈高表示水位安全,反之. 也利用動態方式的 color hue 顯示圓邊框的水情狀況,顯示藍框是蓄水量有高於50%以上,顯示紅框是蓄水量低於50%以下.

*說明設計過程考量相關的經驗法則(課本第六章)(50~100字)
解說 : 採用2D方式設計動態視覺化的呈現, 考量到水庫的視覺表達需立即清楚, 所以不採用3D呈現,以免複雜化.本次表達以即刻呈現與反應為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