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families by speaker population

以圓餅圖及樹狀結構圖呈現語言系屬分類

動機:

語言系屬(Language family)根據各語言語音、詞彙,及句法之間的對應特徵與演化關係進行分類,類似生物分類法,具有相同祖先的語言會被歸為同一類。然而爬梳網上現有資料後,發現目前統整的語言分類系統,大多以表格形式呈現。因此,本次作業以互動式圓餅圖樹狀結構圖,呈現人類語言中最多人使用的五大語系,藉此能更了解語言之間的親疏關係。

說明:

  1. 圓餅圖能有效呈現各語系佔總人口數的比例;而語言系屬為階層性質資料,且不具循環的網絡特質,故選擇以樹狀結構圖呈現。

  2. 當圖表以靜態呈現時,圓餅圖中心內圓為統計的總人口數;外圓則依據各語系佔總人口數比例切割成六小塊。

  3. 當滑鼠移至圓餅圖的任一塊,內圓會顯示該語系的人口數,及佔總人口數的比例;若任意點擊兩個以上的小塊,內圓將呈現所選取語系的人數加總和比例。

  4. 圖名下方顯示五大語系的按鈕,點擊後,會連結至各語系的樹狀結構圖。樹狀圖各語系的配色與其在圓餅圖上的顏色一致,方便使用者對應閱讀。此外,滑鼠點擊第一層或第二層的節點後,會收縮其所延伸的子節點。
分析:

由圓餅圖可以發現五大語系的使用者超過世界總人口的六分之五,其中英文隸屬的印歐語系 (Indo-European)和中文隸屬的漢藏語系 (Sino-Tibetan),是兩家最大的語言系屬,其母語者總和超過46億人。透過樹狀圖,能發現各語言之間的親疏關係,例如:臺灣的原住民語(Formosan)被歸類為南島語系 (Austronesian),與爪哇語(Javanese)、馬來語(Malay)及菲律賓使用的塔加拉族語(Tagalog)有親緣關係,而語言學家李壬癸,發現南島民族的發源地就在臺灣。本次作業混合使用圓餅圖和樹狀圖,具體呈現五大語系的分佈與各自分支結構,幫助使用者更深入瞭解其所佔比例與內在層次。

資料來源:
Ethnologue Indo-European Tibeto-Burman Niger-Congo Austronesian Afro-Asiatic
程式碼參考資料:
Interactive donut chart Interactive tree di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