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視覺化作業二 蔡佩珊 (109753158)
2021年3月15日台灣各縣市/各區域的 PM 2.5 濃度分級
主題:2021年3月15日台灣各縣市/各區域的 PM 2.5 濃度分級
資料來源:於2021年3月15日下載的政府資料開放平臺中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提供的細懸浮微粒資料(PM2.5)監測數據 (網址)
參考資料:南投縣政府環境保護局空氣汙染防制科細懸浮微粒指標對照表 (網址)
圖表解說:
- 此圖為2021年3月15日台灣各縣市/各區域的 PM 2.5 濃度分級的泡泡圖,
- 按相應的按鈕可以切換相對應的台灣各縣市/各區域的 PM 2.5 濃度分級的泡泡圖
- 每個泡泡代表各縣市/各區域,直徑大小與其代表的各縣市/各區域的PM 2.5 濃度成正比,指標移入泡泡可看該各縣市/各區域的 PM 2.5 濃度數值(μg/m3),
- 還有以不同顏色標示四個分級的 PM 2.5 濃度,可以清晰的看到各個縣市的 PM 2.5 濃度等級,可看出台灣哪一些縣市的 PM 2.5 濃度特別高,哪一些的比較低,協助民眾以作應對,
設計選擇:
- 因為人對辨識物體的面積差別還可以,所以選擇做泡泡圖。
- 因為人對不同顏色的識別速度比較快,所以選擇以綠、黃、橙、紫四種顏色來標示不同程度的 PM 2.5 濃度。
- 可是因為如果是混雜幾種顏色的泡泡排序,這樣會比較難以觀看,所以為了方便觀看,把 PM 2.5 濃度由高至低排序,把濃度比較高級別的放在圖表較中間的位置。
- 按相應的按鈕可以切換相對應的台灣各縣市/各區域的 PM 2.5 濃度分級的泡泡圖,以及指標移入泡泡可看該各縣市/各區域的 PM 2.5 濃度數值(μg/m3),以增加互動性,
- 並在泡泡圖初始時加入transition效果,以增強視覺效果。
設計過程考量相關的經驗法則:
- 因今次使用的資料本身無須展示成立體圖表, 所以不做成立體圖表。
- 因為圖表中需要展示的文字不多, 所以可以使用泡泡圖等2D圖表來做展示。
- 這次的泡泡圖使用4種顏色表示PM 2.5 濃度分級,所以可以一眼眾觀各縣市/各區域的 PM 2.5 濃度分級。
- 用家可以先宏觀各縣市/各區域的 PM 2.5 濃度分級,然後在指標移入泡泡時可以查看該各縣市/各區域的詳細 PM 2.5 濃度數值(μg/m3),同時用家也可以指標移入泡泡時集中注意力於該泡泡上,也給予用家回饋的感覺。
- 按相應的按鈕可以切換相對應的台灣各縣市/各區域的 PM 2.5 濃度分級的泡泡圖,給予更多的詳情,也給予用家回饋的感覺。
注意事項:
- 資料集每一天都會更新,圖中使用的資料集是於2021年3月15日下載的。
- 因Chrome無法存取本地的資料集csv檔案,所以需要在Visual Studio Code等瀏覽器開才可以看得到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