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
中華職棒(CPBL)自1990年開打以來,至今以邁入第32年,孕育出不少棒球好手。
自從2013年開放高中生參加選秀,以及各個球團的用心經營,每支球隊的戰力都相當完整,不只有在一軍戰場上奮力拚戰的主力球員,還有在二軍等待機會的替補球員,甚至有球隊建立了以年輕球員為主體、以磨練基本功為主軸的農場體系,讓整體球隊戰力都有顯著的提昇!
然而,由於各隊的體系都漸趨完整,每隊的球員都有年輕化的趨勢,每年登錄的球員數也在持續增加,也因此,我想做中華職棒這31年來所登錄的球員總數數據圖。(註:中華職棒32年賽季今年剛開打,球員登錄尚有變動,故未將今年球季納入統計。)
說明
中華職棒成立初期較無知明度,球員的參與意願也不高,因此登錄人數較少,且大多是知名旅外球員為了支持台灣新成立的職棒而特地歸國家入中華職棒的行列。
當職棒10年左右,發展較穩定且越來越多人願意投入職棒的行列時,中華職棒因轉播權關係與年代公司鬧翻,年代公司遂成立「台灣職棒大聯盟」(此統計未納入台灣職棒球員)。且因中間又經歷了三次的假球案,又再次的降低了球員參與的意願。
然而,原本因2009年(職棒20年)假球案而氣氛低迷的中華職棒,在2013年(職棒24年)因中華隊出戰WBC世界棒球經典賽打下漂亮一仗,又再次戴起了台灣職棒的盛行,且在同年又開放高中生參與選秀,讓台灣的職棒球員數又再次的往上攀升。
近年,因各隊對於球員養成的觀念持續進步,選入的球員越來越多,球員年齡也往下降,因此即使只有4隊的球隊規模,職棒球員人數仍在持續的上升!